常見的重疾險保障期限又10年、20年,到特定的時期如60歲、70歲、80歲等,還有保障終身的保險。定期保險的保費往往比終身保險便宜,但是它的保障期限限定,一旦身體出現疾病,很有可能面臨著老年投保困難的情況,很多用戶在這兩個保險品種內糾結。重疾險選擇保終身還是保到70歲合適?選多少保額的產品比較合適?這要從家庭預算、被保人年齡、家庭花銷等綜合因素考慮。
一、年齡因素
用戶如果小于30歲,可以先購置保至70歲的重疾險。這時用戶承擔的家庭責任小,患病概率較小,此時用戶最大的擔心時一生病沒錢治,可以選擇保至70歲的保險。
用戶若大于30歲小于40歲,用戶這時承擔的家庭責任顯著增加,通常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的情況,并且用戶此時患病的概率上升,重疾險的購置十分必要。針對這個年齡的重疾險,保終身和保至70歲的金額相差不大,用戶如若預算充足可以考慮保終身的。
用戶如果大于四十歲,不論選終身還是選保值70歲的重疾險保額都比較高,但為避免年老發病沒有保障、年老有病無法投保的現象,用戶如果要選擇重疾險,那么可以考慮選擇保終身的保險。如果用戶預算不足,選擇保至70歲的產品,那么要選則至少30萬的保額,覆蓋醫療費用。
二、預算因素
由上述內容可以看出預算是一個重要的考慮標準。家庭購置重疾險的保費建議不超過8%或者10%,單人不超過月收入的15%。若家庭年收入20萬,重疾險總保費建議≤2萬/年比較好;單人月收入1萬,保費建議≤1500元/月。
在購置保險時需要結合家庭的風險來確定保額,用戶再根據保額和預算評估選擇哪類產品合適。用戶該怎么評估保額呢?
保險的保額需要覆蓋家庭的風險缺口。在購買時通常有兩個計算公式,一是收入倍數法,它適用于自由職業者或者私企工作的這種依賴主動勞動收入的人群,自身的身體狀態和勞動狀態跟工資的高低掛鉤很大,用戶一旦生病住院不勞動,收入會銳減。這時用戶購買時可以選擇以自己3-5年的年收入為保額,來保持家庭經濟的正常運行。
另一個計算公式為凈支出計算法,用戶如果收入穩定,即使生病也有固定收入,則可以考慮這種公式。家庭凈支出包括家庭負債、子女教育費用、贍養老人費用、年生活開支,用戶購買保險時可選擇家庭3-5年的凈支出為保額,確定家庭經濟的穩定性。
上述兩個因素是用戶購置重疾險的關鍵因素,當然這些因素不是獨立的,用戶在購置時需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。重疾險的核心是“保額”,一旦出險,足夠的保額才能夠覆蓋治療、康復、收入損失等費用,才能真正地為家庭規避經濟風險。如果預算不充足的情況下,建議用戶優先考慮保額的因素,避免盲目追求保終身從而壓縮保額,這樣反而降低了保險的核心保障力度。
此外,用戶在購置時還需要考慮此時的健康因素。如果用戶健康狀況一般,目前已有結節、高血壓等小問題,未來健康可能惡化,用戶提前選擇保終身能鎖定終身保障,避免因健康變差,幾乎無法再買其他重疾險的情況。希望用戶綜合考慮,確定合適自身的產品。